从《泡沫》出发的动漫杂谈

Stone926 Lv1

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我向来不认为我的二次元浓度高的,大概也就是浅二次元罢了,只是看看番剧,漫画和轻小说现在也很少看了,主要是追更比较难受,喜欢一口气看完。在我不多的阅番经历中,《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作为一部致郁番,当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导致我当时精神不振了好几天。大概就是自此,我就有种喜欢被刀的倾向,后来看了《四月是你的谎言》《秒速五厘米》《未闻花名》,我觉得我当初也真的是耐刀王了。

近来网上冲浪看到贴吧上有人推荐《与你编缀的泡沫》,今天一口气看完了。就算我不是老二次元,也一眼能看出这个开头非常典。两个主角一个阴暗,一个阳光,还有突如其来、莫名其妙的告白——「请和我交往吧!」

一直以来我对于进展过快的恋爱动漫是有种不屑的。我感觉当今很多动漫一上来就告白然后开始交往非常离谱,像是为了发糖和制造一些大的,而刻意弄的工业糖精。但是在我看来恋爱类作品的魅力就在于,从陌生人缓缓转变成恋人的过程,关键点是「距离」。这只是我对动漫的各种要求之一,也大概是因为我的偏好过于苛刻导致近些年的番我都没什么喜欢的,自然就渐渐没看。这就是为什么我从听说《恋人不行》动画化之初就在心里觉得意外和不太行。《恋语轻唱》也有同样的一开始莫名其妙想要交往。当然这不是在说一见钟情不存在,而是缺少了某种羞涩感和距离感——这种感觉《月色真美》把控得就很好。

这对百合动漫来说或许是更不合理的。但或许也是当今社会对同性恋的接受度变高了,或许是轻百的流行也影响了真百,同性带来的额外的不合理性似乎没有出现。在我的印象中许多百合作品是没有因为「同性」而导致的边界感的,我隐约记得《citrus》是有一点这种感觉的,但更多的是继姐继妹带来的伦理的紧急感。所以或许需要思考的是,当「同性」不处在百合作品所描绘的核心,百合相较于传统男女主恋爱又有什么区别呢?因为我没看过耽美所以不加讨论。

首先需要承认的是二次元中男性和女性形象是有显著标签和显著差异的。引用一个看起来无关的例子,如果公主被邪恶的巫婆囚禁,如果她被王子解救,有情人终成眷属,那就是一个经典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则也会更多地看到「女性力量」(此处的含义和网上常用的含义不一样),公主也可也自己跑出去。但倘若换乘王子被巫婆囚禁,那么我们很难想象公主解救了王子,我们只能指望王子自己杀出去——因为父权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是不同的,男性和女性拥有两种不同的形象。类似地,今天宫岛礼吏笔下木之下和也式的废柴男主也逐渐式微,而此消彼长中,异世界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男性凝视下的厕纸。所以说百合不意味着一种同性的禁忌感,而是改变了恋爱双方的身份和形象的模子。当然二次元中女性形象我也没有仔细研究过,所以这只是一个非常草率的结论。

起初,我一开始看《泡沫》觉得它太典。它有很多地方和《胰脏》太像,一样得了重病,一边强撑,一边阳光地体验生活的主角。我以为只是网友太多情。一方对另一方的救赎,插满了的flag,还有一方身上带病。很容易预见到,两人在建立了深切的感情后,带病的那一方死了,而另一方带着他的遗愿美好地活了下去。

同时《泡沫》也让我想起了《声之形》,这最开始在我看来有些缝合怪。《声之形》中阴沉的石田将也,《泡沫》中阴沉的星川雫,都在小学霸凌过同学,都在后来背负沉重的罪恶感想要自杀,在将要自杀的日子一缕阳光照进了他的生命。《声之形》中被霸凌而胆怯脆弱的西宫硝子,《泡沫》中同样对霸凌者感到胆怯的一之濑琉璃。不过西宫和一之濑的形象有区别。还有《声之形》中保护姐姐的西宫结弦,《泡沫》中保护琉璃的市原芹。就像石田将也在与西宫硝子矛盾彻底爆发后,遭到了岛田一旗为首同学小学和初中的排挤和霸凌,星川雫也遭到了同样的疏远。不知道这是不是以怨报怨或自食其果,但这同样是一种霸凌。但《声之形》中石田将也的主观恶性极强,而星川雫的刀子嘴一定程度上出于真的不懂恶语伤人的危害,在我看来没有明显的主观恶意,否则后面星川雫和朝香夏织再怎么令人动容也洗不白了。而且石田将也伤害的是残障人士,兼有肉体和心灵的霸凌。

《声之形》的悲剧是每个人的悲剧,每个人都有一些缺陷,坐视不管的竹内老师,做作装无辜的川井美树,妄加论断的真柴智,软弱的佐原美代子,落井下石的岛田一旗,偏执霸道的植野直花。当本该平静的校园生活因石田将也而破碎,众人各奔东西之后,命运的齿轮在高中重新转动,小学的旧事又会如何被提起?在讨论霸凌这个社会议题之外,命运的重聚,也是《声之形》作为校园题材作品的另一个魅力所在。

《泡沫》中我并不认为讨论校园霸凌议题是它的重点之一,或者说因为星川雫趋近于零的主观恶意这并不算狭义上的校园霸凌。星川雫与一之濑琉璃的关系则用来凸显朝香夏织对星川雫的救赎。夏织帮她一步步走出罪恶感,让她开启和别人关系,让她不再想要自杀,让她珍视自己的生命——这也是夏织作为重病患者的坚强。

夏织的疾病就像《胰脏》中山内樱良的疾病,观众都知道这是定时炸弹。夏织的疾病,对死亡的刻画,在第五卷、第六卷深切地展现出了星川雫对夏织的依恋。人死了,就像水融入了水。但一滴水滴入平静汪洋中时,它在落点附近的掀起的涟漪绝对不是微小的。可以说《四谎》中宫园薰和夏织是很像的。夏织说出「我不想死」,因为她有牵挂。人为什么怕死?或许我可以给出众多答案之一,因为我们不想失去与别人的联结。

就像是有马公生的那个四月,这是属于雫与夏织恋情的一个月。雫为了夏织写小说,让她死前不要留下任何遗憾。一个月意味着什么?从陌生到相恋,这时候进度不再过快,因为漫画中一切都交代得即为合理,开头的「请和我交往吧」固然有炒作和套路的味道,但漫画在后面给出了足够合理的理由。短暂更能体现夏织对雫的救赎之大,也更能让死亡更有悲剧性——刚刚建立不久的关系就这样永远不存在了。牵牛花也生长了一个月,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播种代表着两人关系的开始,开花意味着星川雫内心敞开,开始了新的校园生活,但没能看到象征两人恋情的花开也成了夏织的遗憾,牵牛花也是悲剧一部分的。

死亡在第六卷中被倒计时着刻画,夏织一天天地接近死亡,雫一天天地创作追赶着她的生命,把两人的经历改编成更美好的、不留遗憾的小说,交给夏织阅读。当雫的小说结束,夏织看完之后,生命便也结束了,她没有留下遗憾。这种结束的「同步性」既有紧张感,也有一种别样的凄美——或许夏织看完小说终于可以坦然地死去,或许小说的结束也就象征着两人关系的结束、生命的结束,故事中的夏织结束了,现实中的也结束了。

《胰脏》并没有将病,将躺在病床上向死亡走去当作描写的重点。这是一种反套路。当故事中男女主的关系逐渐升温,女主的病情似乎好转时,我们或许会以为最终女主还是死了,由形成希望与绝望的反差。但是女主却是被人捅死了。这表现的则是一种命运的无常,读者没有眼睁睁地看着一段美好的关系不可逆地死去,而是被生命中的偶然性突然刺中,这带给我的强烈感受只剩下——为什么?观众都知道山内樱良会死,但从没想到过会这样,看起来有些草率地死亡。生命就是这样的轻。

《泡沫》《声之形》《胰脏》《四谎》的主题都是很典型的二次元救赎,这种救赎与《泡沫》中的水族馆、烟花大会一样,不能说俗,而是已经成为了经典。一方因为某些原因心理阴暗,或有某种心理阴影,或抗拒某些事物,最终在另一方的引导下拥抱美好的生活。类似地关系也呈现于《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只不过比企谷八幡和雪之下雪乃是相互救赎,当然由比滨结衣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冰菓》很多时候也被传成这种风格的作品,但折木奉太郎的节能绝对不是阴暗,「救赎」这种理解对这部作品是不合适的。

此外,《泡沫》虽然主要讨论的不是校园霸凌,但与《声之形》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称之为「声之形问题」:

  1. 霸凌者多年以后找到被霸凌者道歉,会不会掀开被霸凌者过去的伤疤?
  2. 因此,相比于道歉,是不是霸凌者永远远离被霸凌者更好?因为被霸凌者肯定讨厌霸凌者,不想再见他了。
  3. 由上述问题引出,如果霸凌者找被霸凌者道歉,在对上述问题涉及的风险知情的前提下,是不是霸凌者只是想缓解自己的罪恶感的自私行径?
  4. 犯下的错误怎么补偿,是道歉就够了吗?
  5. 犯下的错误能用「年少无知」「小孩不懂事」来大事化小吗?一般认为不能,那如何理解「小孩子不懂事」,既然现在悔过了,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是什么关系?

对于《声之形》,还需要提出一个它独有的问题:女主喜欢上男主合理吗?两人最后谈恋爱在一起了合理吗?

这六个问题在《声之形》中没有从角色口中正面回答,但是在剧情中都有相应的回应,大概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回答。我认为在《泡沫》中被霸凌者琉璃的行为是更合理的,她仍然讨厌过去的雫,在雫道歉后仍然拒绝雫,想要她远离自己,但随着她通过夏织进一步了解现在的雫,她愿意重新认识雫,让两人的关系从陌生人重新开始。《声之形》更像是想要一个包饺子结局,就算石田悔过,西宫又为什么要喜欢这个伤害自己最深的人?西宫不去憎恨,只是原谅,这让她看起来甚至有些懦弱。西宫的自杀很大程度上与植野在摩天轮上的拷问有关,当植野在摩天轮上宣泄,当西宫捶打着石田喊「我听不到」,《声之形》的次要主题「沟通」便呼之欲出。整个悲剧也与沟通的匮乏有关,而女主不能听,不能说,又带来了一重意蕴。石田救起西宫坠楼后,被岛田一旗救起,这在我看来甚至有硬洗岛田的意味。岛田作为带领同学霸凌石田的头头,也绝对是犯下大错的。而更无法理解的则是岛田对植野的态度。植野是岛田之下霸凌西宫第二任,为何反对霸凌西宫的岛田会接受她。植野一直爱着石田,一厢情愿地想要弥合岛田和石田的裂隙,想要重建小学同学的关系,她固执地认为是西宫毁了小学美好的一切。石田坠楼后,植野一直守在他的病床边。这个角色虽然算是「恶人」,但仍然有着格外丰富的形象和值得人感动的地方。其他角色更像对待「石田霸凌西宫」的不同态度的化身,相较于他们,植野这个青梅竹马有着自己必输的悲歌。

总的来说,虽然我一开始以为《与你编缀的泡沫》是一部普通的作品,但我看着看着大有改观,被刀得死去活来,可以说这是一部我很喜欢的作品。现在满分十分我可以给它打九点五分。互相拯救与生离死别是极为深沉且能打动人的永恒主题。

  • 标题: 从《泡沫》出发的动漫杂谈
  • 作者: Stone926
  • 创建于 : 2025-04-17 23:54:35
  • 更新于 : 2025-04-17 23:54:59
  • 链接: https://stone926.github.io/2025/04/17/thoughts-about-the-summer-you-were-there/
  • 版权声明: 本文为公有领域作品,可自由转载、引用。
目录
从《泡沫》出发的动漫杂谈